• 信息列表
河北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

河北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雄安新区建设要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开展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的通知》要求,坚定文化自信,展现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成就,推进考古成果阐释和宣传,讲好历史文化遗存背后的“雄安故事”,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于6月11日即“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在河北雄安新区联合开展了一系列公众考古活动。启动仪式现场此次活动的主题是“文物保护:时代共进人民共享”,活动内容包括考察…

河北邢台将“沉浸式”演出打造成旅游项目的新标配

河北邢台将“沉浸式”演出打造成旅游项目的新标配

6月11日,是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重要指示精神,6月11日—12日,由邢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邢台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特别活动——非遗主题沉浸式演出《一朵桃花灼灼芳华》精彩上演。演出现场演出以周公与桃花女的爱情传说为主线,分“思凡、初识、相恋、婚嫁”四个篇章,展现美好浪漫的爱情故事。用仙女思凡、人仙结合的神话原型,诠释…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演展示暨河北非遗·老字号购物节精彩纷呈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演展示暨河北非遗·老字号购物节精彩纷呈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主题是“连接美好生活绽放迷人光彩”,口号是“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激发非遗活力创造美好生活”“乡村振兴非遗同行”。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6月11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北博物院等承办,石家庄市群众艺术馆协办的2022年“乐享河北非遗会客厅”系列活动——“文…

《跟着文物游河北》智慧语音导览图即将上线

《跟着文物游河北》智慧语音导览图即将上线

日前,记者从河北省文物局召开的新闻媒体座谈会上获悉,为了讲好河北故事、增强文化自信,通过网络科技和智慧赋能,链接文物与当下人们的文化旅游生活,河北省文物局今年策划编制了《跟着文物游河北》智慧语音导览图,目前正在深化设计、校订复核,不久即可对公众推出。记者了解到,《跟着文物游河北》智慧语音导览图,从河北省的革命文物、长城、大运河、古建筑、石窟寺、考古遗迹、博物馆等文物资源中精选旅游目的地,为公众呈现了一个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多元、文旅高度融合的河北。“它是一种了解河北省精华文物和重要文化遗存的重要方…

“习传统礼仪,诵国学经典”——河北保定组织全市书院传统文化活动

“习传统礼仪,诵国学经典”——河北保定组织全市书院传统文化活动

为推进全市“书院之城”建设,有效提升书院服务效能,给群众提供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5月28日,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精心策划并组织了全市“习传统礼仪,诵国学经典”活动。活动在莲池书院以及14个县(市、区)共16座书院同步进行,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许景阳在涞源县松风书院参加活动。“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清脆的童声在清末书院之冠的保定莲池书院响起。随着活动展开,孩子们着汉服肃立,开始了礼敬至圣先师的仪式。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作揖、躬身,一个个犹如古代书院走出的小小…

邢台临西发现安史之乱时期墓志铭距今已有1265年

邢台临西发现安史之乱时期墓志铭距今已有1265年

近日,据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文保部门上报,工作人员在走访调查民间文物时,在临西县摇鞍镇乡杨黄营村一农户家中,发现一方唐代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的墓志铭,距今已有1265年历史,叙事中使用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燕国“圣武”年号,这在国内出土的同一时期墓志铭中极为少见。这方墓志铭为青石材质,长宽均为40厘米,厚度为15厘米。墓志盖刻有“温公墓志”四个篆体大字,四周采用线刻手法雕有人身兽首的十二生肖图像。正文用行楷书写,共计22行462个字,圆润流畅,隽秀遒劲。墓志铭详细记载了墓主人生平事迹、家族成员构成、…

河北非遗公益讲座系列活动即将启动

河北非遗公益讲座系列活动即将启动

为贯彻落实国家及省有关非遗保护工作政策文件精神,加强非遗工作人员和传承人群能力建设,提升非遗保护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效能,增强非遗传承人的传承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全省非遗保护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由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廊坊市群众艺术馆承办,廊坊非遗志愿者团队、廊坊燕赵老字号联盟协办的河北非遗公益讲座系列活动将于5月中旬开始,持续在线上开展。讲座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业内人士、非遗传承人讲授非遗保护形势与政策、保护理念、传播推广、网络营销、优秀案…

河北省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预申报项目专家评审会在石家庄召开

河北省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预申报项目专家评审会在石家庄召开

5月13日,河北省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预申报项目专家评审会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举行。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翟玉虎,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院长赵慧丽、副院长赵惠芬、曹明霞等以及河北省申报国家艺术基金专家组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赵慧丽主持。据介绍,今年3月,为切实做好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申报组织工作,提高申报质量和立项率,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全面启动了河北省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项目预申报工作。期间共收到来自全省预申报项目75项,其中大型舞台艺术…

画正定、展正定、研正定、美正定

画正定、展正定、研正定、美正定

近日,河北美术馆(河北画院)党总支书记韩朝旗、馆长张立农带领各部室负责同志及部分画家,就美术助力正定文旅工作与正定县文旅局进行工作对接。此次对接,双方就挖掘开发利用正定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留下的弥足珍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在走正定、画正定、展正定、研发具有正定特色的文创产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找准了契合点,形成了一定共识,初定了合作方向。双方本着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原则,将在正定共建美术写生创作、展览展示、文创研发基地;探索建立河北…

丝弦大戏《杨门女将》亮相石家庄

丝弦大戏《杨门女将》亮相石家庄

5月12日晚,由河北省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复排的传统经典大戏《杨门女将》亮相石家庄丝弦剧院。40余位演员将为观众共同讲述杨家将一门忠烈、抗敌保国这个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在戏曲舞台上,《杨门女将》号称一颗璀璨明珠。该剧行当齐全、文武兼备、长靠短打皆有,文戏有青衣、老旦、老生的经典唱段,武戏则有精彩的对打场面,亮点众多。丝弦版《杨门女将》汇聚了石家庄市丝弦剧团老中青最强的演员阵容,在京剧《杨门女将》的基础上,融入了丝弦剧种的特色和风格,使该剧更具看点。该场演出中,青年演员勇挑大梁,尹姗姗将饰演穆桂英,路…

河北保定:打好提升文化软实力主动仗

河北保定:打好提升文化软实力主动仗

5月12日,保定市组织召开提升文化软实力系列新闻发布会,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耿彦瑞就“喜迎二十大·绽放新颜值”文化艺术系列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发布。发布会由保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家主持。耿彦瑞介绍,2021年以来,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按照市委关于“打好提升文化软实力主动仗”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传承历史文脉、打造文艺精品、繁荣文化事业、振兴文化产业等工作,以喜迎二十大为主线、以“文化保定·乐享生活”为主旨,超前谋划、主动作为,推动文化艺术活动扎实有效开展。通过开展“五个一”活动,丰…

河北秦皇岛:全力推进山海关中国长城文化博物馆项目建设

河北秦皇岛:全力推进山海关中国长城文化博物馆项目建设

山海关中国长城文化博物馆项目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标志性工程,河北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一号工程”,是秦皇岛市当前重点推进的重大项目之一。秦皇岛市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专班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因素,紧紧围绕博物馆建设各项任务,创新工作举措、破解建设难题,实现了项目如期开工,有序推进。强化统筹协调,合力推进主体工程建设。2022年以来,专班进一步强化工作统筹和综合协调,全面跟进项目进展,协调解决重点问题。专班会同山海关区及发改、财政、规划、住建、审批等成员单位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优化项目立…

河北蔚县博物馆:积极探索“互联网+”智慧体验服务

河北蔚县博物馆:积极探索“互联网+”智慧体验服务

蔚县作为全国第一国保文物大县,文物资源十分丰富,2017年新建成开放的蔚县博物馆作为河北省建筑面积最大、展览面积最大的县级博物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观众好评。数据显示,开馆以来,蔚县博物馆陆续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据了解,蔚县博物馆是一所具有收藏、宣传、科学研究的历史性综合博物馆,馆藏文物有古动物化石、陶器、瓷器、书画、金属器、石刻、织绣等各类藏品11000余件,其中以陶器、书画、石刻造像为主体。目前为国家二级博物馆,省级爱国教育基地、省级科普基地。“博物馆的陈展体系由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组…

“赏年画、继传统、品民俗、向未来”座谈会在正定德宝轩举办

“赏年画、继传统、品民俗、向未来”座谈会在正定德宝轩举办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普及年画知识,弘扬礼规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文脉传承与创新中涵养民族自信、汇聚奋进力量;为了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根脉,增强文化认同,强化文化自信自强,加强精神家园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助力增辉,特于2022年4月5日清明节祭祖踏青的日子在正定德宝轩举办了“赏年画、继传统、品民俗、向未来”座谈会。清明节,又称踏青节、…

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开展仪式现场1949年3月23日,是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日”,西柏坡这个平凡的小山村,成为了我们党进京赶考、走向全国执政的最后一个中央驻地。3月20日,在“赶考日”来临之际,“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馆藏书法精品展》和《红色新闻文物展》开展仪式在西柏坡纪念馆举行,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此、共见证。与会嘉宾参展现场开展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共同走进《馆藏书法精品展》和《红色新闻文物展》展厅,深学笃悟“赶考”精神,汲取奋进的智慧和力量。参展作品《馆藏书法精品展》共展出作品67幅,以馆藏书法作品为主,…

河北推进第七届省旅发大会筹备工作

河北推进第七届省旅发大会筹备工作

近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那书晨率队到唐山调研2022年河北省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涉及重点项目筹备工作,实地踏查大会涉及重点项目提升情况及场地设施设备,并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具体工作。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军,唐山市副市长张月仙,唐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唐山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刘金柱,唐山市文广旅局局长张桂芳,路南区政府区长张静,唐山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韩铁梅,唐山文旅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宋建军陪同调研及座谈。调研期间,那书晨一行实地踏查了唐山文旅集团旗下南湖·开滦…

再现战国东垣古城风貌——河北石家庄市东垣古城遗址迎来蝶变

再现战国东垣古城风貌——河北石家庄市东垣古城遗址迎来蝶变

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东垣古城遗址环境整治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将努力打造高质量城市文化绿心、群众休闲好去处,让品味石家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精彩之地尽早呈现,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提供有力支撑。该项目依托东垣古城遗址而建,东垣古城是历史文化名城正定的前身,始建于战国时期。该遗址是目前石家庄市区内最古老的城垣遗址,也是城市的历史根脉。该项目对于发掘石家庄文化根脉、增添城市人文底蕴、增强群众文化自信、提升城市形象品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该项目占地4180亩,总投资约11.2亿元,其中一期建设期为…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启动建园以来最大规模修缮工程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启动建园以来最大规模修缮工程

修缮中3月14日,从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获悉,该园日前启动建园以来最大规模纪念设施保护修缮工程,将投资800万元完成修缮面积2413.15平方米,工程计划4月初基本完工。据介绍,工程重点对北园区烈士纪念堂、陈列馆、四八烈士阁、人民英雄纪念墓、解放军烈士公墓、南园区烈士墓群和园区南门、北门及附属用房进行保护性修缮,既有利于园区革命文物保护,展现文物原有风貌,又有利于弘扬红色文化,引导教育来园群众学好党史革命史。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园区纪念设施几十年没有进行过大的维修。其中,烈士纪念堂…

河北发布2022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要点

河北发布2022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要点

日前,河北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建设2022年工作要点》,从推动条例规划落地实施、加强长城遗产保护、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优化提升公共服务、深化文旅融合等八方面全面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河北将持续推进《河北省长城保护条例》宣传贯彻实施,推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建设保护规划》落地实施;国家文旅融合规划出台后,对标修改完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规划》,按程序报批印发并组织各地实施;长城沿线各市对标国家、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

河北召开泥河湾考古发现与研究重大成果亲历者访谈会

河北召开泥河湾考古发现与研究重大成果亲历者访谈会

近日,由河北省文物局主办,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河北泥河湾考古发现与研究重大成果亲历者访谈会在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召开。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张立方,旧石器考古学家、河北省东方人类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谢飞,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徐艳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王法岗等领导和专家等参加访谈会。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瑞主持会议。访谈会现场访谈会上,王法岗就泥河湾盆地下马碑遗址的最新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做了整体介绍,张立方、张文瑞、谢飞、王法岗等领导和专家回答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