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9日,农历七月初九,由古韵龙吟·琴宝堂携手河北博物院共同主办的吴门琴派系列活动正式开幕。
自古以来,古琴便以其高妙典雅的文化格调深得文人雅士欣赏。古琴一直是古人修养身心、体悟生命、提升自我的载道之器,其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东方哲学和美学思想,使这一音色朴素的乐器成为中华泱泱五千年文化史上最富盛名的艺术符号之一。本次系列活动,邀请了古琴演奏家、斫琴家、老琴修复专家裴金宝先生,古琴演奏家裴琴子女士,古琴演奏家孙昊鹏先生以及著名斫琴师鲁庆先生与王俊先生。
上午的文博讲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裴金宝先生为市民们带来了一场吴门琴派的古琴讲座。讲座开始前,河北博物院的院长出席,为裴金宝先生颁发收藏证书。一张裴金宝先生亲斫的——仿明代断纹仲尼式古琴《清韵》,被河北博物院正式收藏。
古琴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我国最为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琴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古人更是将古琴列于“琴棋书画”四艺之首。裴金宝先生上午的精彩讲座,引经据典、博古通今,生动且细致的讲述了吴门琴派的前世今生与审美方式。
下午,“吴声清婉 裴琴雅韵”专场古琴音乐会正式拉开帷幕。音乐会由中国音乐学院孙昊鹏先生开场演奏。孙昊鹏的演奏大气洒脱,让在座听者均精神一振。而后,裴金宝、裴琴子父女二人携手演奏,古语讲:“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士之风。”两位演奏家将古语中描述的吴门琴风展现的淋漓尽致,听者无不陶醉其中,纷纷表示真正的感受到了“轻微澹远”的琴乐文化境界。
本此音乐会旨在推广中国古琴文化,提高市民音乐素养与审美。自古以来,国人尊琴为治世之圣器,修养之神物。这是由于唯独琴才有天地远古之声,正如白居易诗曰:“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也唯独琴才堪称为大雅元音,而有别于其他的音乐。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