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文化网 >> 政务发布

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平台即将试运行

2020-04-23 作者: 来源: 访问量:264

c556ff4d-33d5-47bc-99e6-9e929f6f510b_watermark.jpg


为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河北省文物保护工作,日前,由河北省文物局主办、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实施建设的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即将上线试运行。

“平台的建设旨在通过运用数字化手段和技术为后人留存详实、完整的文物信息,最大化地保护文物、利用文物。”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党总支书记解欣认为,文物的数字化工作意义重大,平台的建立为文物数据信息的存储和利用提供了新的媒介,将有力助推“让文物活起来”,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享受到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该平台负责人董旭介绍,数据信息采集是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工作的基础内容,每处文物保护单位的采集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资料、管理情况和现状信息等。基础资料主要包括记录档案、工程资料、研究成果等文献资料;管理情况数据采集主要是对文保单位的“四有”、安防和使用情况等进行调查统计;现状信息采集主要是通过照片、视频、360°全景、倾斜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等无接触记录测量手段,对文物保护单位的现状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记录。

据了解,该平台主要包括基础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现状数据库、年度报告数据库等模块。基础数据和现状数据为文物建筑保护工作提供了详实、科学、精准的依据,可以实现在保护工作中最大限度避免对文物建筑本体的人为影响,推动保护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发展。管理数据和年度报告数据可以实现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工作数据实时更新,并形成数据叠加和过程记录,实现构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动态数据库的目标。

该平台作为河北文物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除了一般的存储功能外,还实现了对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省、市、县(区)三级文物管理部门的信息互联。“为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加强文物监测,我们建立了省、市、县(区)三级用户框架,各级文物管理部门每年可对各自管理的文保单位信息进行上传更新。”董旭说。

据了解,目前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文物数字化项目组已完成石家庄市、秦皇岛市、邢台市、衡水市及雄安新区近300处文物保护单位的数据信息采集工作,预计到2021年底,全省960余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数字化工作将全部完成。

目前,石家庄、秦皇岛、廊坊三个市所辖的省级以上文保单位的数字化成果已录入平台,4月17日顺利通过了河北省文物局的阶段性验收。根据河北省文物局的统一部署,近期会逐步向对应的市、县(区)的文物管理机构发放登录账号,对平台进行试运行。


上一页: 共享单车需规范停放 下一页: 河北省公布2019年度“扫黄打非”十大案件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