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文化网 >> 旅游

轻踏冠山古道,共赴一场千年文化的温柔邂逅

2024-10-25 作者: 李秋云 来源: 河北文化网 访问量:13.96万

3000年的文明史、2000年的州县史,造就了古州平定厚重的文化底蕴。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地处太行山中段西麓,是晋冀通衢要道、山西的“东大门”,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作为平定文化集散地的冠山,位于平定县城西南,海拔1125.6米,从高空俯视,其形状仿佛一顶平放在古州平定大地上的冠帽,所以人们形象地称其为“冠山”。冠山四季皆景,集儒、道、释于一山,是闻名三晋的一座文山。冠山山色葱茏,素有“冠山环翠”之称。

冠山宜人的不仅仅是风景,其书院更是声名远播,为冠山增添了一抹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可以说,冠山的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山上所建的书院,尤以位于创建于元代的崇古冠山书院称著。

冠山书院位于山腹,是由崇古冠山书院、资福寺、文昌阁、吕祖洞、槐音书院、夫子洞等组成的古建筑群落,现存建筑除夫子洞为明代开凿,其余皆为清代建筑。

夫子洞由一整块白砂岩雕凿而成,是目前为数不多且保存较好的儒家石窟。洞窟坐北朝南,窟门呈拱形,上面刻有“夫子洞”三个字。洞窟内为直壁平顶,北壁通凿基座,上面雕有坐像3尊,孔子居中,颜回、曾参配祀左右。窟壁两侧有明嘉靖六年“新修夫子洞记”碑和“孔子小像”碣,其中“新修夫子洞记”记载了冠山书院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及夫子洞的创建始末。窟外左右两侧各有杂石垒砌石窑一孔,门额上书“圣迹”。

冠山书院自古被历代文人所仰慕,对周边学子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培养出许多杰出才俊。元朝中书左丞相吕思诚、明朝南京兵部尚书乔宇、清代湖广提督窦斌、近代才女石评梅等都曾在此读书求学,也由此逐渐发展成为山西显赫一时的大书院。

石评梅的作品中有一篇名为《红鬃马》的短篇小说,即以家乡冠山作为背景。小说中有这样细腻的描写:“……走过了石坊不远便到了庙前,匾额写着资福寺,旁边有一池清泉,碧澄见底,岩上傅青主题着‘丰周瓢饮’四字,池旁有散发古松一株,盘根错节,水乳下滴,松下缠绕着许多女萝。转过了庙后,渡一小桥是槐音书院。再上一层山峰至绝顶便到了冠山书院,我们便住在这里……”

历经千年,冠山之石仍然秀拔,冠山之松依旧虬劲。

近年来,平定县以文化为引领、旅游为主体、康养为支撑,协同推进文旅康养产业有序快速发展,规划实施了众多项目。其中,山西古州冠山书院小镇以冠山书院文化为主轴,以康养、文化、旅游产业为发展重点,以紫砂加工业、种植业等为辅,建设康养公寓、山居洋房、共享庭院及康养配套设施,打造全龄健康服务,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消费群体的康养需求。

(李秋云/文  平川/图)

上一页: 山西盂县:来千年古村泡个温泉吧! 下一页: 没有了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