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唐山市首个以芦苇为主题的纪念馆—苇乡纪念馆建成。苇乡纪念馆展馆包含建制沿革、地理风貌、苇乡风情、乡贤人物等多个主题,生动展示了当时苇乡的风土人情,勾起了人们记忆深处的那一缕乡愁。苇乡纪念馆位于唐山市丰南区岔河镇。据该馆建制史记载,苇乡七村包括岔河镇小稻地村、孙庄子、冬庄子、崔庄子、赵家口头、朱新庄、张富庄7个村。历史上常年积水,芦苇丛生,发源于龙湾子乡小张刘庄村东的猪龙河,流经韩城、小稻地,从崔庄子村西注入油葫芦泊水库,全长12公里,流域面积154.05平方公里。据馆中《苇乡风情》记…
随着城市服务能力的提升,我市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加快打造“书香唐山”,通过多种方式把书籍送到市民面前:社区图书馆遍地开花,城市书房让读书环境更高雅,24小时图书馆让读书“不打烊”,网上读书只需要动动指尖,就能满足人们对书籍的渴求。
为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3月2日,秦皇岛图书馆联合龙腾学校共同举办“传承红色经典·颂扬雷锋精神”主题活动,70余名秦皇岛图书馆朗诵团小团员和青年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
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河北省图书馆积极践行“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号召,大力推动阅读推广工作,开展未成年人服务。
3月5日,河北省博物院志愿服务队走进北方设计研究院第四生活区开展“河北博物院陈列入展文物‘十大珍宝’”巡展、“歌声中的峥嵘岁月”等系列活动。这是该院近年来持续开展“传统文化惠万民”活动的一个缩影。
3月5日,学院南路街道新谊社区居委会门前载歌载舞,热闹非凡,热烈庆祝唐山市图书馆新谊社区分馆开馆,举行“阅读·悦·精彩书香满新谊”开馆揭牌仪式。
2月19日,国家文物局公布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20个考古项目入围终评,其中包括河北张家口市太子城金代城址
一盏宫灯,凝聚了西汉时代人们的生活智慧 。一位佳人,一盏明灯,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大汉王朝的国富民安,物阜民丰。长信宫灯的星星之火,点燃了中华伟大文明与世界的交流!
一串数字令记者咋舌,春节假期, 7.68万人走进博物院,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7%,其中2月9日观众人数突破1.7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1月31日,由河北省图书馆主办的“映日荷花别样红——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报刊封面欣赏专题展”在该馆中文报纸阅览室开展。此次展览共有40种报刊亮相,其中报纸17种、期刊23种,集中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辉煌发展历程。据介绍,此次展览的报刊头版(封面)均带有“40”字样,版面设计新颖,制作精美,富有时代特征,兼顾欣赏性、纪念性和收藏性。此次亮相的40种报刊是从数千种报刊中精选而来,展示了多地区、多领域、多行业发生的巨变,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多方位地感受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变。参展的报刊中,《厦门…
2018年,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的辉煌历程,中华民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各地纸媒掀起了纪念改革开放40年的热潮,涌现了一大批创意新颖、夺人眼球的好报道、好封面。1月31日,由河北省图书馆主办的“映日荷花别样红——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报刊封面欣赏专题展”在该馆中文报纸阅览室开展,共有40种报刊亮相,其中报纸17种、期刊23种。在参展的报刊中,涌现出不少独树一帜而又别具特色的头版(封面)设计。厦门日报采用极少见的大通版设计,精心策划推出金版特刊,大气、完美、壮阔,充分展示了特区改革发展…
24万件珍品收藏,5000余件展出,推文1000余篇,粉丝数量突破11万,河北博物院这组数字,在1月22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的“2019河北文化和旅游发布活动”中显得格外靓丽,“2018不得不访的精品博物馆”和“2018河北十大文旅微信公众号”两项荣誉落入囊中。这是河北博物院继去年5月份荣获“2018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称号之后再获殊荣。
——河北“两会”代表中山国提案引关注日前,在河北省召开的“两会”上,河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于树中,省政协常委曹郁带来的关于中山国文化事业发展的提案交由“两会”,引发广泛关注和反响。2300多年前,中山国国土嵌在燕赵之间,今河北石家庄一带。中山国在战国七雄夹缝中生存,北距强燕,南邻赵国,虽经三起三落,却屹立不倒,最终成为战国第八雄。这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深深影响着燕赵人民的文化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中山国可感可触,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更具现实意义。提炼中山国文化精髓。分层面、分阶段借助多种形式、…
1月16日,由河北博物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笔墨文心五百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举行开幕式。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夏延军,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那书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出席开幕式,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河北博物院分党组书记、院长罗向军主持开幕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和地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中山国文化独特的历史轨迹,深深地锲刻在了历史记忆的深处,尤其是中山国文化介于燕赵文化的“腹地”,正是石家庄文化的核心,今天重视中山国文化,正是深入到了石家庄文化的灵魂。具有211年历史的神秘中山国,被后人誉为战国八雄。中山国有着灿烂的文化遗存,曾被郭沫若誉为“艺术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
敦煌艺术乘着科技的翅膀,带着她的传奇,从敦煌穿越2000多公里走进河北省会石家庄,在河北博物院华丽现身。1月10日,“敦煌不再遥远——走进河北”在河北省博物院开始预展,这次展览从1月12日开幕,到4月10日结束,历时三个月。这场文化科技融合的盛宴将使观者充分享受敦煌文化的精深、数字艺术的多彩。
12月29日,霸州市文化馆志愿者庆改革开放40周年元旦演唱会在李少春大剧院古戏楼举行,40余名志愿者参加活动。
本端融媒体记者陈曦/摄两份中央文件接连出台、文物国际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打击防范文物犯罪战果丰硕、“考古中国”取得实质进展、“博物馆热”兴起、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热播、青铜“虎鎣”回归祖国……回首刚刚过去的2018年,文物事业发展在诸多领域实现突破,文物工作走过了十分不平凡的一年。加强文物保护,确保文物安全,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是对过去一年文物工作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未来文物事业发展的郑重承诺。2018:在砥砺奋进中书写精彩答卷2018年,文物事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2018年12月28日上午,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汉世雄风——纪念满城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特展》新闻发布会与展览开幕式。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张妹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著名考古学家、满城汉墓考古发掘亲历者卢兆荫先生、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成军、河北博物院副院长徐艳红及各界人士参加了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