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大鼓起源于明末清初乐亭县的民间小调“清平歌”,正式形成于清代中期,是中国北方主要曲种之一,蜚声于京、津、冀东和东三省地区。乐亭大鼓旋律优美、韵味独特、演出形式简单,以大三弦、鸳鸯板和书鼓等伴奏,融合说唱艺术与民歌腔调,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主要艺术流派有韩香圃创立的韩派和靳文然创立的靳派。2006年,乐亭大鼓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