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列表
河北丰宁建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河北丰宁建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新华社石家庄11月25日电(刘海波、韩春明)入冬以来,丰宁腾氏布糊画公司负责人郝香忙里忙外,她把一些贫困村的妇女组织起来,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建立非遗扶贫工坊,在传承非遗的基础上,实现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作为全国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目前还有贫困人口25941户、56708人,贫困发生率为16.8%,如何让贫困人口稳定持久脱贫,丰宁在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上,率先在土城镇张百万村、毫村沟门村、五道营乡五道营村以及龙腾艺术馆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利用当地非遗保护设施、…

河北省2018年省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季启幕

河北省2018年省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季启幕

11月15日,由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石家庄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石家庄市群众艺术馆共同举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省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季”启动。活动期间将组织众多国家级、省级优秀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走进4所大学、1所中学、8所小学,通过展演、展示、展览、讲座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当天首站活动在石家庄市东风小学举行,来自唐山市乐亭县文化遗产传承中心的老师们为该校三年级学生表演了国家级非遗项目乐亭皮影戏《鹤与龟》和《火焰山》,台下300多名小学生…

第八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意拳高峰论坛在河北省深州市召开

第八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意拳高峰论坛在河北省深州市召开

河北文化网讯11月10日至12日,第八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意拳高峰论坛在形意拳发源地之一、形意拳创始人李老能祖师的故里河北省深州市召开。本届论坛由深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深州形意拳协会承办,包括:祭祖仪式、形意拳高峰论坛、现场拳术器械演练,文艺表演等内容。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吉林、辽宁、西安、武汉等省市的数十家代表队,500多名形意拳弟子参加了此次活动。

河北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名单公布

河北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名单公布

河北新闻网讯11月1日,河北省公布了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有258人入选。至此,全省共有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77人。据省公共文化非遗处的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入选的代表性传承人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非遗类别,年龄最大的为现年81岁的廊坊霸州市火神信仰习俗代表性传承人王志计,年龄最小的则是32岁的定州市马氏中幡代表性传承人马运涛。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是非遗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非遗保护和活态传…

指尖跳跃舞翩跹         一梭一线织华彩

指尖跳跃舞翩跹 一梭一线织华彩

指尖跳跃舞翩跹一梭一线织华彩——探访中国优秀传统“绣”文化——定州缂丝最近播出的电视剧《延禧攻略》蕴含着许多中国非遗文化元素。无论在宣传海报的特写中,还是在发布会上服装道具的展陈中,都多处呈现了缂丝、手推绣、打籽绣、盘金绣、盘绳绣、珠绣等中国传统“绣”文化,增强了观众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其中,皇后的缂丝棉褂,嫔妃不离手的团扇,都涉及到了被誉为“织中之圣”的中国传统手工艺术瑰宝——缂丝。缂丝倒底是一种什么“绣”,为什么生活中很少见到,甚至许多人竟然还不知道这一名词?定州缂丝在宋朝时期为皇家御用珍品,…

2018年沧州非遗项目走进实验小学、风化店小学

2018年沧州非遗项目走进实验小学、风化店小学

10月11日、12日,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弘扬和传播优秀的沧州非遗文化、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由沧州市群艺馆、沧州市非遗中心、沧州市实验小学、沧州开发区风化店小学主办的“沧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家乡行(进校园)展览展示”暨“多彩非遗,美好生活”系列活动分别在沧州市实验小学、沧州开发区风化店小学隆重开展。此次活动,邀请了来自沧州地区的非遗展演项目表演了:狮舞、魔术、口技、杂技、变脸、八极拳等精彩的节目,在现场展览展示的非遗项目有:糖画、泊头三痴斋泥塑、渤海渔村剪纸等,孩子们被各种非遗…

2018年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在河艺开班

2018年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在河艺开班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8年传统戏剧传承人群研培班开班仪式,于9月11日在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举行。河北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庞彦强、河北省文化厅公文非遗处处长张雪芳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庞院长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并对此次培训班的前期准备、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说明,表示学院将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办好此次培训。河北省文化厅公文非遗处处长张雪芳在开班仪式讲话中介绍了河北省在推动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强调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

邢窑和柳编亮相第五届国家非遗博览会

邢窑和柳编亮相第五届国家非遗博览会

河北省邢市国家级非遗项目邢窑烧制技艺和广宗柳编亮相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9月13日,第五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盛大开幕。本届博览会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山东省文化厅、济南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以“活态传承、活力再现”为主题,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邢台市国家级非遗项目邢窑烧制技艺和广宗县柳条编制技艺参展。通过精美作品展览、拉坯技艺演示的形式,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观看,并给予一致好评,成功展现了邢台非遗的独特魅力。广宗柳编和邢窑烧制技艺分别…

第六届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成果征集活动启帷

第六届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成果征集活动启帷

为进一步提升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水平,加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查研究,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科学健康开展。近日,由河北省文化厅主办,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第六届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成果征集活动”正式启动。据了解,此次活动选题围绕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的任务使命,探索非遗保护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作为,增加雄安新区、大运河文化带、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旅游、文化生态建设等视野下的非遗保护研究课题。优秀成果将由省文化厅颁发入选证书,并结集出版《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国曲阳石雕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国曲阳石雕

中国曲阳石雕,中国民间雕刻艺术,是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的代表。其造型逼真,手法圆润细腻,纹式流畅洒脱。据悉,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上,耸立着一座雄伟壮观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下部展现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画卷的八幅浮雕,就是河北省曲阳县石雕艺人的杰作。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曲阳石雕曲阳是中国石雕艺术之乡,白石雕刻尤为著名。从西汉开始曲阳人便开采当地白石,走上了雕刻之路。河北省满城县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汉白玉石俑,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曲阳石雕。汉白玉石俑西汉白石佛立…

深泽县举行国家非遗坠子戏保护成果展演

深泽县举行国家非遗坠子戏保护成果展演

9月6日,由河北省文化厅指导,河北省非遗保护中心、河北省艺术研究所、石家庄市文广新局、中共深泽县委、深泽县人民政府主办的河北省戏曲类非遗传承与发展研讨会暨国家级非遗深泽坠戏保护成果展演活动在深泽县石油工人俱乐部正式开幕。据了解,深泽坠子戏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俗称“化装坠子”,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深泽坠子戏趋于成熟,广大群众看戏达到了痴迷的地步,流传着“卖被子看坠子”的说法。近年来,在省、市文化部门大力支持下,深泽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坠子戏的传承保护工作,辑印《深泽坠子戏剧作选》五集,整理刻录传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赵县纸扎

非物质文化遗产——赵县纸扎

赵县前村座落在赵县城内,地处赵县经济、文化、商贸中心,该村王传琴是赵县一带有名的民间艺人,他自幼跟随父亲学习纸扎艺术,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渐形成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技艺——“赵县纸扎”。纸扎起源于大唐初期,来源于民间习俗“打春牛”,打春牛是人们为迎春而举行的一种民间活动,立春到来之时,人们准备好纸牛,牛肚中装有瓜子、糖、花生等一类食品,然后挖坑放一根鸡毛,敲锣打鼓、耍狮子、舞龙灯,等到立春时刻,坑里鸡毛会随着阳气上升而飘起来,这时人们会把春牛打烂,孩子们会抢里面的糖、花生,热闹地把春迎过来,做纸…

在千年古县感受武强年画的文化魅力

在千年古县感受武强年画的文化魅力

近日,太行书画院组织书画家企业家到千年古县武强县探寻感悟武强年画的艺术魅力。一行成员来到武强年画博物馆,跟随解说员周颖的精彩讲解走进了这所艺术殿堂。武强年画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家年画专题博物馆,座落在武强县城,既是年画艺术之乡的象征,又是展示、研究农耕文化的艺术殿堂。该馆占地总面积25100平方米,建筑面积5400多平方米。馆藏文物10000余件。现有5个展厅和一个仿古年画作坊,使历代流传的“四大发明”之一的雕版印刷术这一古老工艺得以很好地保护和传承。陈列共分六部分:(1)年画的源流与发展;(2)历…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扶贫”工作座谈会在承德丰宁召开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扶贫”工作座谈会在承德丰宁召开

8月22日—24日,文化和旅游部“非遗+扶贫”工作座谈会在承德市丰宁县召开。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王晨阳、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人力资源处处长周建文、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孙冬宁、省文化厅副巡视员梁扉和四川、甘肃、云南三省文化厅及北京、石家庄、承德等知名企业参会。会议充分调研了丰宁特色产品展示展销中心、满乡风情长卷展览、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等丰宁“非遗+扶贫”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会上各位领导、非遗传承人、文创公司负责人等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现状和发展方向、非遗+扶贫有关政策及人员培训…

京东大鼓放异彩       德艺双馨张俊恒

京东大鼓放异彩 德艺双馨张俊恒

“火热的太阳刚出山,朝霞布满了半边天,路边上走来了人两个,一个老汉一个青年”。几十年来,没有任何一首曲目像《送女上大学》那样雅俗共赏,大江南北家喻户晓人人能唱。虽然演唱这首名段的董湘崑大师已经仙逝,但他创作的经典曲目,仍然是绕梁多年,仍能引起强烈的共鸣。这是董湘崑老师的文化贡献,也是京东大鼓独特的艺术魅力。京东大鼓是发源于清朝乾隆年间河北三河香河北京平谷天津宝坻等京东地区的一种传统说唱艺术。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形成于河北和天津。它是刘文斌等艺人在以京东方音演唱平谷调的基础上,吸收河北民歌《妓女…

河北临城:传承邢窑陶瓷技艺感受传统非遗魅力

河北临城:传承邢窑陶瓷技艺感受传统非遗魅力

张志忠(左一)为学生讲解邢窑陶瓷上釉知识(陈雷摄)8月21日,在河北省临城县邢窑文化博览园,张志忠为学生讲解邢窑陶瓷上釉知识。“邢窑陶瓷烧制技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志忠今年55岁,是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人。1980年至今,他对邢窑陶瓷的艺术造型、装饰技法、工艺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成功烧制出长颈瓶、盘口瓶、葫芦瓶、翰林罐、双鱼瓶等产品。在钻研陶瓷技艺之余,张志忠近年来到高校及当地陶瓷博览园讲授陶瓷相关知识,让更多人了解邢窑的艺术魅力,传承传统陶瓷技艺。邢窑是隋唐时期名窑之一,…

临西尖冢手工空心挂面被列为河北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临西尖冢手工空心挂面被列为河北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临西尖冢手工空心挂面系当地特产,距今已有400多年的生产历史。成品挂面自然晾干,不烘烤,细如发丝、滑柔爽口、入锅即熟,是上好的传统面食。因制作精良、用法考究,其制作技艺被列入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与此同时,临西县文广新体局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建立了非遗基地和非遗传承人档案,发挥艺人“传帮带”作用,将他们在生产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传给年轻一代的手工艺者,并开展了“非遗进校园”“非遗展演”等活动,增强了广大群众的获得感,激发了全社会对非遗保护传承的自觉性。

2018年京津冀非遗传统手工艺项目巡展向市民免费开放

2018年京津冀非遗传统手工艺项目巡展向市民免费开放

李萌摄影近日,杨氏玉面塑技艺传承人在向头道牌楼小学学生介绍玉面塑技艺。“让非遗走进百姓生活”——2018年京津冀非遗传统手工艺项目巡展暨中国·承德非遗大展向市民免费开放,此次活动展出京津冀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32项。

承德县小学生进京参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承德县小学生进京参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近日,河北承德县实验小学艺术社团代表赴北京参加“圆梦北京-2018青少年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演”。参演团队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歌声获得了现场阵阵掌声和好评。承德县实验小学艺术社团队员合影。丛金慧摄据了解,河北承德县实验小学作为当地一所教育教学改革标兵单位,一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学校有计划地先后组建了葫芦丝、二胡、口风琴、电声乐队等三十几个艺术社团,其中,“非洲鼓社团”成为该校艺术教育的“新名片”,曾多次参加市、县级各类大赛,并在2017年1月,受邀参加河北省少儿春晚,获得了社会各界好…

学习制作技艺传承非遗文化小学生暑假体验武强年画

学习制作技艺传承非遗文化小学生暑假体验武强年画

7月30日,学生在武强年画博物馆学习印刷年画。今年暑期,河北省武强年画博物馆招募20余名中小学生,向年画艺人学习制作技艺,传承非遗文化。7月30日,小讲解员在武强年画博物馆介绍年画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