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列表
省市非遗中心来邯郸永年区调研非遗保护工作

省市非遗中心来邯郸永年区调研非遗保护工作

4月17日至18日,在原省剧协副主席、著名戏剧理论家刘仲武和市群艺馆馆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马永林的带领下,省市非遗保护中心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到邯郸市永年区文化馆对永年非遗的保护传承,以及传承人管理工作开展了调研,并与永年西调国家级传承人张海臣先生进行了座谈。区旅发办主任白桂芬详细介绍了永年非遗传承保护和发展的工作情况和工作成果。省市非遗中心对我区文化馆在非遗传承保护方面做出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

【流动的文化行走大运河】武风浩荡看沧州

【流动的文化行走大运河】武风浩荡看沧州

循着古老的大运河行走,一路感知深藏其间的文化密码。日前,行走大运河小分队来到泊头。这里曾经是京、津、冀、鲁、豫商品集散中心,亦为商贾走镖要道,一时间武风盛行,高手林立。旧时南北镖行有“镖不喊沧”的老规矩,从中依稀可窥沧州武术地位之高。如今,曾经的运河码头已嬗变为现代城市。武健泱泱,表海之雄风,绵延千年的运河文化,澎湃着浩荡武风,形成沧州独有的壮丽华章。 千年运河,逶迤而至,滋灌出沿途的秀美风景和各不相同的运河风情。及至泊头,水的畅流不仅仅带来了南北物资源源不断地汇入,也让这里形…

任丘仿古青砖走进故宫

任丘仿古青砖走进故宫

青砖作为古建筑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在我国已有久远的烧制历史,任丘市出岸镇古建砖厂在清道光年间古砖窑的基础上建成,一直遵循传统手工制砖工艺流程,每一块青砖都要经过取土、晒制、制坯、装窑、烧制、出窑等十几道工序制作而成,成品色泽青蓝,古色古香, 这家拥有200多年历史的老砖厂,在业内享有“北任丘出岸、南江苏御窑”的美誉,34年来一直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指定的修缮用砖生产商。王立山是这家古建砖厂的厂长,也是古建青砖手工制作工艺的传承人。王立山说,厂里两座砖窑均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家里祖辈靠烧制青…

“赏樱花品非遗” 河北科技大学樱花节来了

“赏樱花品非遗” 河北科技大学樱花节来了

据河北科技大学团委书记孙贺介绍,校内共有樱花1200余株,多为晚樱,4月正是赏樱最佳时节,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唤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传承,学校每年都会在此时举办“赏樱花,品非遗”活动,让人们…

梆腔声韵薪火相传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张惠云喜收吴桂云为徒

梆腔声韵薪火相传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张惠云喜收吴桂云为徒

今天,由河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承办的“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张惠云收徒暨河北梆子名家吴桂云拜师”仪式在石家庄举行。 张惠云为国家一级演员,第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梆子代表性传承人。张惠云工青衣、闺门旦,扮相俊美,表演大方,嗓音甜润,尤其是她的唱腔,咬字清楚,韵味纯正,清新悦耳。其代表剧目有《陈三两》《秦香莲》《王宝钏》等。 吴桂云为国家一级演员,第2…

“倡导新风尚、营造新气象、创造新业绩—2018年河北省非遗展演进万家暨国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石家庄启幕

“倡导新风尚、营造新气象、创造新业绩—2018年河北省非遗展演进万家暨国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石家庄启幕

为了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近日,由石家庄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国翠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限公司承办的“倡导新风尚、营造新气象、创造新业绩—2018年河北省非遗展演进万家暨国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石家庄启幕。河北省文化厅、石家庄市文广新局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出席了开幕式。 本次国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以“非遗融入现实生活”为主线,是“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非遗展演进万家的一次大展。活动以非遗传统技艺展…

“走进新时代·非遗创新成果展”在石家庄举行

“走进新时代·非遗创新成果展”在石家庄举行

近日,由省文化厅支持指导、石家庄市文广新局主办的“走进新时代·非遗创新成果展”,在石家庄国翠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中心举行。此次活动以“非遗融入现实生活”为主线,汇聚了近50位来自我省各地的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演示作品。 古色古香的灵寿县仿古青铜器、精美绝伦的定州缂丝制品,厚重古朴的泊头铸铁壶……活动现场,来自各地的非遗传承人热情高涨,有的忙着推介自己的产品,有的忙着展示非遗绝活儿。“我从事蛋雕几十年,最初是在鸡蛋壳上雕刻,之后推广到鹅蛋壳、鸭蛋壳等,如今又开发出鸵鸟蛋壳等大型蛋雕产品,雕…

河北省非遗展演进万家活动将举行

河北省非遗展演进万家活动将举行

河北省非遗展演进万家暨走进新时代·非遗创新成果展,将于1月20日至21日在石家庄国翠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中心举行。据悉,此次活动以“非遗融入现实生活”为主线,集展陈、体验为一体,观众可观可体验。 据悉,展览将设精品展示区、脸谱区、剪纸区、烙画区、铁板浮雕区、黑陶区、刺绣展区、内画区、布糊画区、面塑区等。作品包括剪纸、内画、面塑、泥塑、绳结、草编、棕编、烫画葫芦、烙画、刺绣、工笔画、陶艺等。展览不仅集合了实物精品,并辅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现近年来非遗保护的研究成果,同时介绍这些优秀传…

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推广中心建成开放

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推广中心建成开放

近日,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推广中心在秦皇岛市文化广场建成开放,向群众展示全市140余项国家、省、市级非遗名录项目。 目前,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推广中心已完成了非遗展示大厅、非遗走廊、非遗学术厅、非遗文创厅等建设工作,通过非遗项目分布地图、非遗传承人图片墙、实物展示等形式,展示富有秦皇岛特色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并向群众免费开放。 在该中心非遗展示大厅,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7大类非遗项目精彩亮相。 …

河北美术学院2017年第二期(陶瓷烧制)培训班顺利开班

河北美术学院2017年第二期(陶瓷烧制)培训班顺利开班

近日,在文化部非遗司的大力支持下和省文化厅、教育厅的指导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河北美术学院2017年第二期(陶瓷烧制)培训班”开班仪式暨第一期(曲阳石雕)培训班结业仪式在河北美术学院成功举办。陶瓷烧制培训班有来自全国17个省份的两百余名传承人踊跃报名,最终录取的40名陶瓷烧制传承人将在学院度过为期1个月的学习生活。研培启动仪式邀请了中国文化报、河北日报、新华网、中国网、中国新闻网、河北省新闻网、腾讯大燕网、石家庄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现场报道。 文化部非遗司管理…

传统戏曲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结业

传统戏曲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结业

近日,传统戏曲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在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结业。经过1个多月的戏曲专业学习培训,来自全省各县(市、区)戏曲剧团的非遗传承人和骨干演员等40余名学员在专业技能和艺术修养方面得到很大提升,增强了地方戏曲非遗剧种传承活力。 此次研培班由文化部、教育部主办,河北省文化厅承办,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为项目执行单位。在12月25日下午举行的结业汇报演出上,文化部非遗司管理处调研员张晓莉、河北省文化厅副巡视员梁扉,以及河北梆子名家田春鸟、著名河北梆子作曲家李石条等领导及授课专家对研培班…

国际非遗大数据平台发布

国际非遗大数据平台发布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平台(简称非遗大数据平台)在北京正式发布。该平台由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指导,永新华韵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目前已搜集超过3万项非遗项目,收录传承人3000余人,覆盖世界105个国家和地区。 据介绍,非遗大数据平台以互联网为媒介,旨在保护、传承、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建立了非遗项目统一的分类标准和唯一的国际标识编码,搜集并整理了全球220万项语言版内容。该平台预计将收集87万中国非遗全量词条。

我省多个非遗剧目亮相首届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

我省多个非遗剧目亮相首届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

晋冀鲁豫四省交界之处,是我国传统戏剧集中分布地区,剧种繁多、流派纷呈、名家辈出、交流频繁。为将传统戏剧更广泛融入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培育民众对于传统戏剧的深厚情感,近日,“首届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在河南省安阳市举行。 此次参演剧种多数为稀有剧种,剧目辐射四省国家级非遗传统戏剧类项目。演出剧目全部选用传统剧目,可原汁原味的欣赏各剧种的特色表演。我省四股弦《忠保国》《平江南》参加展演。 展演期间,还召开了“晋冀鲁豫传统戏剧保护工作座谈会”,旨在交流探讨新时期传统戏剧保护、…

河北首个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正式开班

河北首个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正式开班

近日,为落实中央网信办、文化部开展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在文化部非遗司的大力支持下, “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河北首期曲阳石雕培训班”在河北美术学院正式开班。 河北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副处长解建宝代表省文化厅宣布了《关于命名河北美术学院为河北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的决定》,河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王离湘和河北美术学院校长甄忠义为其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揭牌。 开班仪式上,王…

河北雄安新区全力做好21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河北雄安新区全力做好21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记者从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了解到,雄安新区作为新设立的国家级新区,这一地域的传统文化蕴藏深厚。雄安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共调查213项非遗项目,其中211项为活态存在。 在雄安新区管委会和三县文化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京津冀联合考察团队”主动请缨,承担了雄安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雄县鹰爪翻子拳、容城县高腔戏、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雄安新区人民祖祖辈辈繁衍生息在这片广袤的热土上,积淀下丰厚的文化蕴藏。一代又一代乡民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使中国传…

首部石家庄历史人物皮影戏《赵云》将在植物园首映

首部石家庄历史人物皮影戏《赵云》将在植物园首映

献礼国庆,传承燕赵文化。国庆节期间,石家庄植物园将与河北省文化产业协会民间艺术家展演团合作,在园区自然教育基地举办燕赵工匠文化汇展。 届时首部反映石家庄历史传奇人物的皮影大戏——《赵云》将在植物园进行首次试映。游客还可以现场跟非遗手工老师学习手工制作,体验扎染、内画、武强年画和活字印刷术、花馍、纺线、彩珠编织、画扇面等古老技法,欣赏空鼓表演,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

河北沙河豆面印花技艺:一个即将消失的非遗

河北沙河豆面印花技艺:一个即将消失的非遗

豆面印花布是以豆面和石灰粉做原料,通过花板印在老粗布上的一项手艺。赵昊摄 当年我们‘全兴号’染的布能做衣服、被面、门帘,是方圆百十里婚嫁用品的首选染坊。现在会豆面印花技术的就剩下我一个人了,我已经老了,如果有一天我没了,这豆面印花就真的失传了。”豆面印花的第八代传承人胡俭星说。 豆面印花,被誉为民间传统印染工艺的奇葩,在我国历史上流传多年。河北沙河北街村的豆面印花始于明末,是以豆面和石灰粉做原料,通过花板印在老粗布上的一项手艺。2006年…

秦王破阵鼓:传承千年战场雄风

秦王破阵鼓:传承千年战场雄风

悠悠鼓乐,战旗猎猎。秦王破阵鼓,传承千年战场雄风。赵昊摄 悠悠鼓乐,战旗猎猎。秦王破阵鼓,传承千年战场雄风.赵昊摄 悠悠鼓乐,战旗猎猎。秦王破阵鼓,传承千年战场雄风.赵昊摄 悠悠鼓乐,战旗猎猎。秦王破阵鼓,是从千年前古战场上流传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雄壮的气势,独特的演出风格,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沙河市南金紫村,一声鼓响,顿时镲声、鼓声齐发,五十余人身着黄色古装服,脚穿战靴,手持鼓槌或镲,随着主鼓鼓点,有节奏的表演起来。 五十余…

雄安新区三县非遗普查启动 雄县普查结果出炉

雄安新区三县非遗普查启动 雄县普查结果出炉

雄县王派西河大鼓传人赵连芳。图片源于网络 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底”到底有多厚?正在筹备中的“河北大学非遗考察研究中心”日前与“京津冀学者联合考察团队”一起主动请缨,承担了此次雄安新区三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雄县的普查工作是整个雄安新区非遗普查的第一站,开局较为顺利。普查显示,雄县非遗项目共81项,全部活态存在。 “加强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和保护,是雄安新区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此次普查,就是要争取把三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彻底摸清,为新区…

河北省非遗精品亮相耶路撒冷国际艺术节

河北省非遗精品亮相耶路撒冷国际艺术节

河北文化网讯(记者李秋云通讯员李玉曼)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民间文化交流,搭建民间文艺国际交流的平台,河北省民协组织艺术家于2017年8月6-20日赴以色列参加“第42届耶路撒冷国际艺术节”。 耶路撒冷国际艺术节的工艺美术展是以色列阿里尔有限公司与中国民协长期合作的一个文化交流项目,每年一届。今年的展览场地位于耶路撒冷美丽的老城墙脚下,由来自亚洲、美洲、欧洲、远东、非洲等35个国家和地区的民间艺术家携作品参展。参加此次耶路撒冷国际艺术节的是由中国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