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列表
张旭武:大鼓伴弦音40载传承情

张旭武:大鼓伴弦音40载传承情

近日,历时一个月的乐亭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落下帷幕,作为该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乐亭大鼓,让观众过足了瘾。近些年,乐亭大鼓的传播推广呈现强劲势头,而这离不开该项目省级非遗传承人、三弦师张旭武的努力。“乐亭大鼓无论唱、弹,都得有真功夫。”衣着简朴,声音厚实,脸上始终洋溢着和善的笑容,这是张旭武给人的第一印象。乐亭大鼓于1850年前后由温荣创立于乐亭县,是中国北方地区流传广泛、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回忆起与乐亭大鼓的渊源,张旭武打开了话匣子。1960年,张旭武出生在乐亭县后葛庄村…

河北沙河:“非遗”皮影伴暑假

河北沙河:“非遗”皮影伴暑假

7月18日,皮影戏艺人在河北省沙河市下解村向小朋友们介绍皮影戏知识。暑假期间,河北省沙河市下解村免费开设皮影戏暑期小课堂,邀请当地的皮影戏艺人为村里的留守儿童介绍皮影戏知识,并教他们制作皮影、表演皮影戏,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7月18日,皮影戏艺人在河北省沙河市下解村为小朋友们表演皮影戏。7月18日,皮影戏艺人在河北省沙河市下解村指导小朋友表演皮影戏。

黄连有:碎片中追寻邢瓷之光

黄连有:碎片中追寻邢瓷之光

隆尧县城一处不起眼的小院,果蔬花草,生机盎然,这就是民间收藏者黄连有的家。随主人上到二楼书房,柜子里、箱子里,一枚又一枚的邢瓷碎片、残件摆放整齐,大小不一,厚薄有异,宛若火与土交融的“小精灵”。它们都是黄连有从野外拣回来的。黄连有说,这些瓷片都是“无价之宝”,它们带来的不仅有残缺的审美体验,更多的是散尽历史尘烟之后,沉淀下来的厚重的人文底色。初识邢瓷黄连有和他的瓷片。黄连有今年57岁,个子高高的,肤色黝黑,颇为健谈。他的老家在隆尧县大张庄乡黄家庄,现在搬到县城居住。年少时,黄连友跟父亲学过编绳,…

非遗传播:怎样凝聚关注的力量

非遗传播:怎样凝聚关注的力量

对非遗,要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消费环境,让传承人有尊严、有收入,非遗才能重现活力和生机,才能做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支持,中国传媒大学承办的“2018非遗传播专题研讨”,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士共同为非遗传播“定弦定调”。理念:传承和传播“双轮驱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央视推出一台别开生面的“非遗公开课”:以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中的“斗拱”为灵感的中国风舞台,奉贤滚灯、二十四节气、口技等非遗项目与时装秀、灯光秀等新颖的表现形…

外国友人武术之乡学功夫

外国友人武术之乡学功夫

7月11日,在沧州市青县八极拳训练基地,外国小学员在教练的指导下练习武术。近日,来自俄罗斯、瑞士、丹麦等国的近50名热爱中国传统武术的外国友人,来到武术之乡沧州市参加暑期武术训练营,体验中国武术的奥妙。

内丘:学传统文化过精彩暑假

内丘:学传统文化过精彩暑假

7月9日,河北省内丘县邢瓷文化体验馆工作人员(右)向小学生介绍邢白瓷藏品。暑假期间,河北省内丘县邢瓷文化体验馆面向学生免费开放,让学生们近距离了解当地的邢白瓷文化、体验邢白瓷烧制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7月9日,在河北省内丘县邢瓷文化体验馆,小学生体验邢白瓷制作工艺。暑假期间,河北省内丘县邢瓷文化体验馆面向学生免费开放,让学生们近距离了解当地的邢白瓷文化、体验邢白瓷烧制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7月9日,河北省内丘县邢瓷文化体验馆工作人员(中)向小学生介绍邢白瓷藏品。暑假期间,河北省内丘县邢瓷…

迁安农民烙画葫芦走出国门

迁安农民烙画葫芦走出国门

■李树军为孩子们讲解烙制屈原像的工艺要领。刚刚过去的双休日让迁安农民李树军的“葫芦铺”又迎来不少客人,他最新创作的屈原像等一批烙画葫芦有的被人买走,有的作为展品供人参观,有的成了孩子们前来学习的教材。在迁安沙河驿镇沙窝铺村的这间“葫芦铺”里,挂满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葫芦,每个葫芦上都烙制着不同画面,有人物,有花鸟、有草木,有山水,构思巧妙,栩栩如生,使其瞬间变身为一件件工艺品,有了新的“生命”和不凡“身价”,令人叹为观止。店铺的主人叫李树军,今年52岁,是迁安沙河驿镇沙窝铺村的一位农民,从小喜欢…

石家庄正定开元寺80余件珍贵文物与公众邂逅

石家庄正定开元寺80余件珍贵文物与公众邂逅

东魏武定六年白石思惟像残件、金代白釉镂孔蟠龙座熏炉、金代白釉童子塑像、宋金牡丹纹印花瓷盘、宋金时期的壁挂灯……日前,石家庄市在正定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现场举行首次公众考古活动,向公众展示该遗址出土的80多件珍贵文物。据悉,始建于东魏的开元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至今,考古工作者在南广场遗址发现了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等7个历史时期连续文化层叠压,清理遗迹130多处,出土可复原文物3000多件,基本明确了开元寺南广场遗址的开元寺寺庙建筑系统、晚唐五代时期城墙系统和宋金至明清时期…

张家口:非遗“万全打棍”进校园

张家口:非遗“万全打棍”进校园

6月12日,张家口市万全区邹家庄小学的学生正在表演“万全打棍”。6月12日,“万全打棍”第八代传承人李天明(前右)在指导张家口市万全区邹家庄小学学生练习。6月12日,“万全打棍”第八代传承人杨宝忠(前中)在指导张家口市万全区邹家庄小学学生练习。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万全打棍”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是独具特色的民俗舞蹈。邹家庄小学将学习“万全打棍”引入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让孩子们充分领略乡土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

第四届京津冀非遗联展在京开展

第四届京津冀非遗联展在京开展

6月9日,由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等单位主办,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承办,“流动的文化——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大展暨第四届京津冀非遗联展”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展。此次展览以“流动的文化”为主题,活动场地包括1号馆和11号馆。1号馆以“大运河上的文化传统”为主线,突出“运河文化”,以大运河自南向北流向为展陈布置主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的“人(传承人)、艺(核心技艺)、品(经典作品)”作为重点展陈内容,同…

河北省43人当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河北省43人当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近日,记者从省文化厅获悉,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全国共有1082人入选,我省43人上榜,入选人数位居全国前列。截至目前,我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数量达149人,总数位居全国第四位。抚宁县河北鼓吹乐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任连义、雄县冀中笙管乐雄县古乐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史军平、文安县冀中笙管乐里东庄音乐老会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邵树同等43位代表性传承人,个个身怀绝艺,所代表的非遗项目各具特色。据介绍,此次我省入选人数多、涉及项目广、涵盖门类全…

“河北非遗鼓曲青春组合”在石家庄市组建

“河北非遗鼓曲青春组合”在石家庄市组建

河北举办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

河北举办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

5月8日,河北省2018年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在石家庄开班,河北省内40多名基层剧团学员参加培训。河北省2018年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由河北省文化厅主办、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承办,旨在进一步建立科学完善的非遗传承机制,全面提升河北非遗传承人群传承能力,切实推动传统戏剧振兴。本期研培班为期30天,学员为河北各县(市、区)戏曲剧团非遗传承人群和骨干演员,涉及贤寓调、砂子洞清秧剧、皮影戏、海兴南锣剧等十几个剧种。研培班采取基础课和拓展课、理论课和实践课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以中国传统戏曲基础知识和…

河北梆子《六世班禅》将亮相承德话剧院

河北梆子《六世班禅》将亮相承德话剧院

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河北梆子《六世班禅》将亮相承德记者从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获悉,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4月27日、28日,由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创排的《六世班禅》即将在承德话剧院大剧场上演。《六世班禅》由编剧孙德民根据话剧《班禅东行》改编而成,著名导演曹其敬执导。该剧演员阵容强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邱瑞德饰演六世班禅,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刘凤岭饰演乾隆。该剧讲述了六世班禅为维护民族统一,历时一年有余,不畏艰难,冲破重重阻力,行程万里,前往避暑山庄觐…

“倡导新风尚营造新气象创造新业绩”

“倡导新风尚营造新气象创造新业绩”

4月28日,长安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倡导新风尚营造新气象创造新业绩”、“双创双服”、“4+4”非遗进万家社区展活动在石家庄市长安区金谈固家园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由石家庄市长安区文化体育局、长安区文化馆主办;国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限公司、长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承办。石家庄市文广新局非遗处王王丽峰处长及长安区文化体育局梁新萍局长参加了此次活动开幕仪式!本次“非遗进万家社区展”活动将在长安区辖区全面展开,并贯穿全年。参加本次启动式活动的项目有铁板浮雕、文彩绣、锔瓷、布贴画、吹糖人、糖画、脸谱…

霸州:让中小学生与非遗文化亲密接触

霸州:让中小学生与非遗文化亲密接触

非遗传承人展示戏靴。霸州市委宣传部供图做糕点。霸州市委宣传部供图为弘扬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保护和传承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5月3日,霸州市组织胜芳花灯、胜芳布艺、艺丰戏靴、泥塑斋泥塑和薛记糕点五个非遗项目传承人,走进霸州市第一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宣传展示展演活动,拉开了2018年“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序幕。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为学生们讲解普及非遗知识,播放非遗宣传片,学生们围坐在非遗项目的各个展位前,精巧的手工制作让学生们感到惊奇,传承人分别指导学生们制作了花灯、戏靴、布艺、泥塑、驴打滚,使学生们…

2018年河北省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在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开班

2018年河北省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在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开班

2018年5月8日,由河北省文化厅主办,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承办的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开班仪式在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举行。学院院长庞彦强、河北省文化厅公文非遗处处长张雪芳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来自全省各地基层剧团的40多名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性是活态传承,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和言传身教进行传承,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本次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建立科学完…

“洋学生”走进世界文化遗产唐山清东陵

“洋学生”走进世界文化遗产唐山清东陵

留学生学习拱手礼。徐贺齐摄 留学生游览孝陵石像生。徐贺齐摄 长城网唐山4月23日讯(王双利董金辉记者杜宇昕)近日,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景区——遵化清东陵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等11个国家的17名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来此开展课外实践活…

	精研年画承瑰宝文化家园守护神

精研年画承瑰宝文化家园守护神

悠悠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书写了人类文明史上一笔又一笔浓墨重彩的辉煌。中华文化,这个世界四大古老文化体系中唯一不曾中断自身传统的文化,对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条不曾间断的文化长河中产生出了浩瀚精深、灿若繁星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先辈们精心呵护着这些文化财富,世代相传,直到今天。 作为中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过程始终与发达的中国文明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体现着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显示了人类在思想和实践上所能达到的智慧高度。在中国文明史…

看梨花说非遗“赵州梨的传说”入选市级非遗名录

看梨花说非遗“赵州梨的传说”入选市级非遗名录

日前,石家庄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赵州梨的传说”作为民间文学成功入选。4月9日,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赵县林业局林果技术服务中心组织相关专家来到了赵县范庄镇大安一村,看梨花说非遗。 “神梨”“御梨”赵州梨的传说有很多 据介绍,赵县雪花梨有着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全县百岁以上的老梨树就有约37000棵。 “大家都熟悉赵州桥、柏林禅寺的故事,其实赵州梨的传说也有很多。”该项目的非遗传承人贾国锁介绍说,大安一村是赵州梨的发源地,很久很久以前,这里的老百姓患上了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