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文化网 >> 图书馆

传统刺绣非遗体验活动在河北省图书馆举办

2025-01-13 作者: 李玉曼 来源: 河北文化网 访问量:16.58万

轻挑细捻细描针线,一针一线来回穿梭。2025年1月12日,一场传统刺绣非遗体验活动在河北省图书馆“守正书房”举行,读者们在刺绣老师刘玉霞指导下飞针走线,进行传统刺绣非遗体验,大家摆弄欣赏着自己一针一线缝制的作品,脸上充满了笑容。‌

刺绣是流传千年的民间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古老的文化沉淀和女性的智慧与情感。我们熟知的刺绣有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然而在石家庄也有一种刺绣独具特色,那就是徐氏刺绣。刘玉霞从小就对刺绣工艺情有独钟,她受母亲及姥姥影响,对刺绣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历经40多年的潜心研究探索,终于自成流派,为了纪念姥姥对刺绣技艺的贡献,便于姥姥的姓氏命名为徐氏刺绣。2019年,刺绣(石家庄市长安区)入选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刘玉霞在保留中国传统刺绣工艺基础上,将西洋画、中国水墨画、摄影等艺术元素融入其中,形成独特的刺绣风格。其所绣作品独具个人风格,尽显河北地方特色。古朴大方的《并蒂莲》、栩栩如生的《百鸟朝凤图》、清新淡雅的《爱莲图》,处处展现着刺绣的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徐氏刺绣省级非遗第四代传承人刘玉霞老师从刺绣的历史、种类、制作工艺以及时尚风格等方面介绍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并现场示范劈线、刺绣针法等,带大家领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技艺是非遗的生命。要使作品达到艺术品的高度,需要工艺师对每一个细节进行巧妙构思,并选择适合表现这种构思的针法加以呈现,刘玉霞称,刺绣不同于绘画,两点之间只能用直线,只有用极细的线雕琢,才能刻画出人物面部的弧度和自然走向。她的刺绣作品,一朵花瓣上的红色可达七八种,自然程度几可以假乱真。

本次活动是图书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之一,活动以“共享燕赵年俗  喜迎蛇年新春”为主题,涵盖多项充满河北年味的书香文化活动,带着读者一起品美食、探非遗,欢欢喜喜过大年。

(图为活动现场,国峰摄)

上一页: 河北省图书馆举办藁城宫灯现场制作非遗体验活动 下一页: 传统泥塑非遗体验活动在河北省图书馆举办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